天融信:“AI+安全”融合發展,為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
4月29日,由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中國互聯網協會、汕頭市商務局指導的“AI+新質生產力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會”成功舉辦。天融信科技集團受邀出席并作主題分享,與參會嘉賓共同開啟了一場新質生產力與人工智能交融共生的探索之旅。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首項任務,并明確了開展“人工智能+”行動。隨著人工智能從單點應用轉向多元化應用,從通用場景漸進深入特定行業,人工智能將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科技原動力。

天融信科技集團助理總裁李建彬在《AI時代的安全風險及應對策略》主題演講中表示,人工智能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業務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業務安全性是維護社會穩定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AI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升了生產和工作效率,基于AI的安全防護也成為當前安全領域中重點發展方向。天融信持續探索“AI+安全”深度融合,通過AI增強檢測防護能力、未知漏洞挖掘及檢測能力、提升交付能力、助力安全運營,實現“提質增效”。
1、增強檢測防護
將大模型應用于實時監控網絡流量、安全日志和設備行為等,自動識別和學習威脅的新模式和規律,并不斷優化大模型自身的性能和精度,持續改善威脅檢測算法,實現對可疑安全事件、未知攻擊、新型攻擊的監測和判斷,提升檢測與防護能力。
2、未知漏洞挖掘及檢測
基于AI的漏洞攻擊檢測整體思路需要從漏洞攻擊流量數據拓展、漏洞利用模式、漏洞利用行為三方面著手,同時需要關注漏洞特性定位、文檔類漏洞攻擊檢測、分階段檢測、多算法檢測、特征構建等技術。
3、提升交付能力
當前事件響應、攻擊溯源、知識傳遞等交付工作大量依賴“人工+廠商”的模式,上傳下達、協調溝通極為耗時耗力。利用AI大模型能力,對安全事件進行分析,確定失陷范圍和損失,生成修復方案,并在事后回溯事件全生命周期安全,完成安全知識資產沉淀,為知識傳遞、安全評估、威脅感知等各類場景提供支撐。
4、助力安全運營
安全運營的核心三要素包括平臺、工具與人員,利用大模型對海量數據的學習、分析、推理能力,可提升安全分析預測和決策的準確性,使安全運營自主化響應更高效、精準。
自2014年布局人工智能領域以來,天融信積極探索“AI+安全”融合發展之道,于2023年正式發布天問大模型,采用大小模型自主協同技術以及可追蹤的數據、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等系列措施,實現智能監測,保障客戶數據安全;提供私域知識管理,實現安全運營知識的智能問答。同時,支持NGTOS平臺的天融信安全設備均內置小天助手,提高客戶安全運維效率。未來,天融信將持續探索“AI+安全”新實踐,將人工智能技術與新質生產力深度融合,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