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融信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關基數據安全迎新突破!
喜 報
創新永無止境
科技引領未來
天融信破立并舉
讓“科技之花”絢麗綻放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2023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決定。天融信科技集團、北京郵電大學、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申報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數據安全治理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天融信科技集團董事長兼CEO李雪瑩博士,副總裁唐寧、王奇飛共同參與了此項目,在重大關鍵技術把關、突破以及項目應用與推廣方面做出重要成果。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是北京科技界的最高獎項,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設立,目的是獎勵在本市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
2023年5月,科技部等12部門印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 加快推動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工作方案》,確立了“到2025年,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基本形成,成為世界科學前沿和新興產業技術創新策源地、全球創新要素匯聚地”的發展目標。天融信立足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海淀,不斷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已累計獲得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8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社會科技獎,實力助推北京新質生產力培育,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結合多年來在數據安全領域的技術積累與實踐經驗,天融信充分發揮安全研究和技術創新優勢,與其它聯合單位共同完成項目并落地應用,在數據安全治理模型、數據分類分級自動化、敏感數據泄露檢測與防護、數據泄露取證等關鍵技術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難題:數據安全治理模型在業務場景中無法有效進行安全風險控制
提出 DSGS 模型,將數據安全貫穿到全業務流程中,保障數據安全治理與業務的緊密結合,實現數據安全風險全面覆蓋。
2、難題:數據分類分級效率低、亟須自動化
提出基于機器學習的特征提取與檢測等技術,并針對重點行業形成分類分級模板,可自動生成數據分類分級清單,保證準確率的同時提高執行效率。
3、難題:數據泄露途徑多、發現難
研發網絡與終端數據防泄露閉環模型,并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策略自動優化技術,全面提升數據防泄漏能力。
4、難題:數據安全事件易漏審、取證難
提出基于異常行為分析的泄密人員畫像技術、基于知識圖譜的數據泄漏事件取證技術,結合審計系統高性能解析與多級緩存壓縮存儲技術,極大地提升審計效率和準確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項目成果已成功應用于能源、交通、水利、金融、電子政務等多領域的重要信息系統,并在國家重大活動的網絡安全保障中發揮關鍵作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及經濟效益。以榮譽為鞭策,天融信會持續深入數據安全領域的基礎理論、技術創新和工程應用的研究實踐工作,強基固本助力產業發展。
我國是數據資源大國和應用大國,據近期發布的《2023年中國數據交易市場研究分析報告》顯示,未來3年至5年,中國數據交易市場仍能保持較高速增長,到2025年,規模有望增至2046億元。隨著數據要素市場體系的不斷完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數據安全尤為重要,探索與之適應的數據安全治理體系、防范和化解數據安全風險挑戰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