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融信:把握數據合規共享三大核心,讓數據從封閉到流通
作為數字經濟時代一種新型生產要素,數據被譽為“新時代的石油”,是數字經濟的核心資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已經滲透到經濟社會的每個角落。據國家工信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數據,按照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0%,2025年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將突破1749億元。

數據要素蘊藏著萬億級市場潛力,數據共享則是激活潛力、釋放價值的關鍵所在。然而,受限于共享業務的復雜性、數據類型的多樣性,在既要滿足業務需求、又要兼顧安全性和數據質量的需求下,數據共享的技術與管理難度不言而喻。
1、共享業務處理復雜:大數據平臺架構復雜、業務需求多樣,數據無法直接對接并調用,導致共享效率低下。
2、敏感數據管理盲區:數據類型復雜且數量龐大,敏感數據嚴重依賴人工篩選和脫敏,處理效率低、誤判率高。
3、數據質量受損嚴重:現有脫敏、去標識化依賴于人工經驗判斷,極易存在敏感字段漏標、誤標或過度脫敏,數據失真頻繁。
企業迫切需要數據共享安全防護的新方法,以實現數據的共享和流通,促進數據價值釋放。
三大核心能力
實現數據安全與合規共享
天融信數據安全共享防護方案依托自主研發的領先數據安全技術,構建一站式數據安全防護體系,打造數據共享的"智能免疫系統",融合獨立數據存儲、自動化識別與分類分級、精準脫敏三大核心能力,提供精準的數據安全防護、精細的數據風險管理、合規的數據流通保障,全面提升企業數據治理能力,實現數據安全與合規共享,助力安全合規釋放數據價值。

獨立區域,明確數據范圍
為降低業務復雜性,提升自動化處理能力,方案建立“中間庫”作為獨立的數據存儲區域,僅存放用于共享及大模型訓練等數據。相比直接在大數據平臺上處理,使用“中間庫”有助于隔離原始數據,避免不必要的數據暴露,降低安全風險;精準篩選數據,只提取符合使用需求的數據,確保數據提供的合規性和可控性。
自動化識別,精準定位敏感數據
為實現復雜的海量數據能夠精準、差異化的脫敏及去標識化,方案通過自動化工具對中間庫內的共享數據進行掃描識別,根據預設的數據字典對數據進行自動化分類分級打標,結合數據安全治理專家對分類分級策略的調優,進一步實現敏感數據精準化識別。實現全量展示共享數據,并精準識別共享數據的敏感程度,同時極大地降低人工成本及不必要的安全風險。
精準脫敏,保障數據安全可用
基于數據分類分級結果,方案結合天融信數據脫敏能力,自動選擇合適的脫敏方式,如數據替換、字符遮蓋、數據擾動等。針對特殊數據,支持多種脫敏算法結合方式實現精準脫敏,保證脫敏后數據的關聯性與一致性,脫敏后的數據嚴格保留原有的數據關系與格式,以便基于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或大數據分析,為大模型分析提供數據支撐。


數據洪流不應沖垮安全的堤壩,智慧的平衡才是釋放價值的正確路徑。未來,天融信將持續輸出可量化、可感知的安全價值,助力企業在數據自由流動的同時,實現價值最大化,為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相關閱讀
1、天融信聯合申報的新型基礎設施與數據要素流通創新聯合體獲批